韓國專家: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還有三塊短板
發表時間:2010-08-24 點擊量:798 來源:
——專訪韓國電子信息通信產業振興會常務副會長田尚憲
已連續舉辦了40屆的韓國電子展,成功醞釀并推出了以三星、LG為代表全球消費巨頭。
日前,在第41屆韓國電子展召開前夕,作為韓國電子展當家人的田尚憲來到北京,向中國的眾多消費電子企業推薦這一展會,并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到韓國去尋找商機。
出生于韓國的田尚憲,有過在日本的求學經驗,在談到日本消費電子企業時,其認為過于謹慎和保守。談到中國時,其對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表示極大吃驚,還對中國企業提出了幾點建議。
日前,韓國電子信息通信產業振興會常務副會長田尚憲就中日韓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及未來走勢等問題,接受了《中國企業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我注意到,你有過日本留學經歷,還擁有在韓國經濟部門擔當政策官的經驗。那么,你如何看待韓國與日本兩國的消費電子企業?
田尚憲:我不可能一口就斷定日韓企業的區別,但總體來看,我認為韓國企業對未來市場、未來戰略進行投資,對市場變化非常敏感,相關從業人員也很敏感,會適時的調整資金和計劃。但在這方面,日本企業雖然也是面向未來市場進行戰略布局,也會有投資計劃,很過于謹慎。特別是對未來的投資,較韓國要保守,水平要低一點。
記者:你如何看待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對于中國的相關企業,你又如何評價?
田尚憲:中國消費電子產業以非常吃驚、震驚的速度在發展。但要說的是,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在產品的外觀設計、耐用性、便利便捷性等方面,需要重視和加深,只有這樣才能為全世界消費者所接受。
記者:那么,你認為韓國在工業設計方面的哪些經驗,可以供中國企業學習和借鑒的?
田尚憲:在產品的競爭力方面,像韓國的手機企業,每年都會設計6000個以上的產品模型,看消費者的使用反饋,最終才會投放最適合的。
對于中國的企業,要嘗試開發不同種類、不同樣式的模型,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判斷、決定最終投放市場的產品。
記者: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韓國消費電子展,是偏重新技術展示,還是貿易功能?
田尚憲:應該說,在展示消費電子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以及通過展示整機或部件,提供參展與客戶之間的實質性交流和執行協議,在這兩個方面我們都能夠提供。
以前全球消費電子的中心是歐美市場,現在正向東亞市場轉移,中國、韓國、日本,我們需要讓亞洲國家的企業得到真正的實惠。
記者:你認為,韓國電子展如何給中國企業提供相關的機會?三星、LG等韓國企業又將如何給中國帶來機會?
田尚憲:我們提示了消費電子技術的發展方向,中國的公司到韓國后可以親身體驗和比較這種技術的差異性。三星、LG大公司與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上,通過展會中國企業可以了解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產品零部件,甚至還可以直接洽談、了解他們的需要。
總體來說,當前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競爭體,參展企業到韓國,可以直接了解到消費者和公司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