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際化
專注技術和產品創新向世界級企業靠攏
過去兩三年,我們一畝地也沒有買過、一分地的廠也沒有建過,還賣了大量的土地和廠房。只投到看不見的地方,全部用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包括硬件、軟件、設施、團隊、結構。大概再建設5年,我認為我們就會有希望,前提是一定要盈利,沒有盈利連生存都困難。
南方日報:你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家電企業與世界家電巨頭的距離不是縮小,而是在拉大,這句話該怎么理解?這種距離主要表現在哪里?
方洪波:美的現在主要做的兩個行業,一個是冰箱、洗衣機,還有一個是空調。空調主要分為家用空調和大型空調,家用空調這方面目前中國在世界上比較領先。我認為在中國與家庭相關的家電都是比較有潛力的,原因就是這個行業出現了雙寡頭——格力和美的。
我認為這兩家企業競爭合作互動促進了這個產業的發展,其他各種行業如冰箱、洗衣機都沒有形成這種競爭,只要形成了這種格局,形成了良性的競爭就能夠盈利,盈利就能更好地擁有資源,然后就可以轉型,就能投入到創新、技術產品研究上面。
在冰洗領域,我認為國內企業在世界上地位還是比較低的,還是依靠低成本的勞動、量大、價格低取勝。而美國、日本則側重高端、大容量產品。另外,中國市場這幾年出現了一些歐美品牌回流的勢頭,比如西門子、三星強勢切入,我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中國白色家電業未形成一個良性競爭。
南方日報:面對這樣的差距,美的是如何努力追趕,向一家世界級的家電企業靠攏?
方洪波:我們現在正處于轉型當中,過去靠的是大規模、低成本的模式,現在我們要轉向產品、技術上的創新。當前,世界經濟結構轉型給我們提供了機會,盡管歐美企業家電行業很強,但是在過去5年當中,由于轉型優勢的喪失,它們對技術的投入、產品的投入不是很足夠,而我們剛好又正處在發展比較好的時期。
從2011、2012年的財務報表能看得到,我們每年的盈利能力很好,關鍵在于投資的方式的轉變。以前我們每年投入七八個億在廠房上,但過去兩三年,我們一畝地也沒有買過、一分地的廠也沒有建過,還賣了大量的土地和廠房。只投到看不見的地方,全部用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包括硬件、軟件、設施、團隊、結構。大概再建設5年,我認為我們就會有希望,前提是一定要盈利,沒有盈利連生存都困難。舉個例子,以前我們的冰箱出口美國市場都是100升以下的,今年我們出口了600升以上,這一點說明了我們產品的一個重大突破。
談北美洲
社區如有好項目可與我們溝通
外界對“北美洲”的關注,說明美的的影響力和地位,如果是一個沒有影響力和地位的企業,就不會引起這樣的關注。這個世界是高度開放的,美的內部外部都有創投平臺,這個社區如果有好的項目和想法都可以與我們溝通。
南方日報:美的的人才觀素以開放著稱,而就在不久前,美的又迎來1400名新員工。在轉型期,這1400名員工有何新特點?
方洪波:未來我們要引進更多的人才,一方面在社會上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加大畢業生的招聘力度,眾籌資源,眾籌智慧。目前美的招聘的應屆畢業生主要來自211、985的高校。相比過去,新招的員工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多瞄準與實戰互聯網相關IT、電商的人才。
與此同時,美的也到哈佛、耶魯、斯坦福等國際高等學府主動出擊挖人。現在美的的外籍人才非常多,這棟總部大樓以前的外籍員工多是日本人,現在還多了美國人、韓國人、巴西人、荷蘭人。
南方日報:對離職員工的創辦互聯網社群“北美洲”怎么看?
方洪波:外界對此事的關注,說明美的的影響力和地位,如果是一個沒有影響力和地位的企業,就不會引起這樣的關注。這個世界是高度開放的,美的內部外部都有創投平臺,這個社區如果有好的項目和想法都可以與我們溝通。
探究“90后”的
“60后”掌門人
速寫方洪波
還是那副黑框眼鏡、還是那個高挑的身材。只是相比以往,他的頭發略顯斑白。而追求智能時尚潮的他,左手腕上多了一個蘋果“Iwatch”手表。
采訪地點位于美的總部大樓一樓會議室,會議室的正中墻壁上懸掛的是一幅徐悲鴻“駿馬奔騰”的畫作,其下是兩張沙發椅,兩旁則是前后兩排、4張互相對稱的沙發椅。
由于此次采訪主題是“創新驅動”,契合美的2010年后在進行的“轉型”戰略,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專程騰出1小時的專訪時間。曾經供職于三星、通用兩大跨國企業集團的副總裁胡自強也出現在了會議室里,目前他分管美的的創新平臺搭建工作。
7月29日上午9時,方洪波走入會議室,并沒有直接選擇朝正中的沙發椅上坐下,而是謙虛地走向正對門右側的一張沙發椅,放下自己的辦公作業本。接著,方洪波走向在場的記者,邊派名片邊說:“多謝對美的集團的關心。”方洪波坐定后,包括胡自強在內的其他美的管理人員方才尋找位置坐下。
1992年進入美的,他從內刊編輯做起;1997年,空調行業殘酷殺戮征戰中,方洪波以異軍突起的方式,為美的殺出一條血路,并初步奠定了自己在美的的地位;2009年,他從創辦人何享健接過了上市公司CEO權棒;2012年,何享健再傳位,“打工皇帝”方洪波升格為美的集團董事長。
2010年美的集團達到千億元規模時,何享健曾提出到2015年集團營收破2000億元的目標;然而,作為千億企業的掌舵者,過去4年里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方洪波要思考的是如何突圍。“高處不勝寒”,站在互聯網風口,他希望帶領美的加速擁抱互聯網,尋找增長第二條跑道;站在國際化大潮中,他需要辨識全局,直面伊萊克斯、三星的挑戰。
在過去一年,美的動作頻頻,攜手阿里,“雙十一”當天方洪波出現在了杭州演講;在與小米高層雷軍兩次會面后,他毅然敲定與小米聯姻;在2014年末,美的還向京東拋出了橄欖枝。
今年3月30日,美的集團發布了2014年年報,報告顯示,美的201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23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2014年美的實現全網零售額約100億元,洗衣機、中央、熱水器、冰箱、家用等線上銷售增長超過200%。這或許是一份不錯的業績,但方洪波卻更愿意談及,美的要在業務層面建立創新平臺體系,應用于集團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電商公司創新項目的孵化管理,以此廣招人才、開放合作,尋找新的業務方向與新的業務模式,為5年之后美的發展,尋找新的增長點。
美的集團還推出針對核心管理團隊的合伙人持股計劃及對業務骨干的股權激勵計劃,推動組織再造與企業創新,推動公司“經理人”向“合伙人”的身份轉變。作為一名“60后”,如何去探究“90后”消費人群,并且帶領著新員工們前進,方洪波說他首先要“否定自己”:“今年小米新年發布會,我去參加了,坐在前面第一排的角落里。我比較認同小米的模式,作為一個傳統家電企業的董事長,能坐下來就已經說明我否定了自我,在別的行業的董事長不一定能像我這樣。”今年1月5日,此前務實低調的他還在新浪微博注冊了實名微博,截至7月30日,該微博已發布了216條微博,并積攢了1.5萬名粉絲。
領軍者帶來的改變體現在細處,在美的品牌部員工的新近名片上,“品牌管理”四字少了,“用戶與市場”、“市場管理專家”則在名片上出現。“現在你要去了解用戶,要去尊重用戶的主權,然后跟用戶溝通發生關系,發生了連接才有數據、系統和流量。”方洪波說。
千億元企業的轉型伴隨著陣痛,但從傳統制造到“互聯網+”轉型釋放的創新紅利,卻在激蕩著佛山產業人士繼續砥礪前行,邁出后工業時代的轉型步伐。(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