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總你今天穿的襯衫是凡客今年8月發布的那款嗎?
雷軍:是。
記者:多少錢一價?
雷軍:129?,F在漲到169了。
記者:凡客現在是不是在照搬小米的模式?現在發展怎么樣?
雷軍:這個思考過程挺奇怪,凡客這個主意是我跟陳年一起商量的,做到一個階段,反正我辦小米的時候我是覺得我在做凡客版小米,后來他們說要做小米版凡客,我就很暈。我后來發現我理解的凡客跟陳年理解的凡客不一樣,我們初期辦凡客的時候對品質要求也是很有追求的,包括我們的包裝很漂亮,里面的玻璃紙,跟所有的襯衣廠,我講的話和今天講的話可能是一樣的,但是他們執行的時候可能產品質量越來越差。
我去年跟陳年深談過幾次,我跟他說我覺得凡客可能犯了一堆的錯誤,但是真正的錯誤是對產品缺少敬畏之心,找幾個采購,找幾個服裝生產廠就干了,大家有一個誤解覺得這個產品就是服裝廠干的,其實不是,好像這個產品就是某個代工廠干的,其實不是。因為產品是你設計管控,就像這個樓不僅僅是包工隊干的,一定有設計,有業主在里面盯著,每個環節怎么做,對吧。所以我覺得,后來我們發現這兩個模式最大的差距是對產品的敬畏之心,就是看起來做一件襯衣真的極容易,做好極難。我們覺得做好了,發布了一款襯衣,我們覺得做到頂級了,現在賣169的襯衣,結果拿給(記過無)一看,日本的襯衣做得穿起來極貼身極好,我們襯衣總是覺得不對勁,后來我們請很多日本人做顧問幫我們設計,長期合作。
我自己覺得衣服里面最難做的是襯衣,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我確信凡客的這169的襯衣應該能秒掉國內所有品牌的襯衣,國際品牌的就算了,國內全秒,大家可以試一下,我確認一定會超預期。小米模式之所以能活下去,小米模式,我不知道,狗屎運,正好趕上中國智能手機換代,有巨大的規模。我覺得襯衣做及格了,做到優秀還需要時間。其他的產品都達到了很高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到真正優質的標準還有差距,我就跟陳年說你做好一件襯衣,做好一件T恤,做好一雙鞋、一條牛仔戶,每個月能不能每一種賣100萬條、1000萬條就可以了。
記者:就是一件襯衣也讓他們改兩三百遍。
雷軍:差不多。
記者:小米能有今天的成功跟富士康代工離不開,是不是?
雷軍:找優秀代工是很重要的,但是產品是你自己的,設計、研發都是關鍵的。
記者:您的極簡主義也是和喬布斯很雷同,您是受他的影響,還是您覺得在極簡主義上能給你帶來生機?
雷軍:我覺得不是極簡,是我們談的互聯網的專注,專注的核心就是少,盡量少干事情,你看到我們只發6款手機,內部可能做了幾十款手機,可是那些手機沒有達到標準你上市干嗎?我們傳統的手機長一年搞50款、100款,每年的工作報告就是上多少款,而不是賣多少臺手機。我說搞好賣2500萬只頂多少單款,我們紅米還是最暢銷的手機。這個產品搞好就行,你真的在乎各種型號嗎?你要的就是一款好手機。因為我自己也是工程師,做了25年,我自己也走過一段彎路,初期我們極其強調客戶體驗,早其WPS成功什么體驗都沒有,紅遍大江南北,我們跟微軟學習學壞了,2007年我退休了,我仔細想了想自己過去16、17年的工作經歷,我還是回到了客戶第一、口碑至上,起其重視產品研發。
我們這次創辦小米的八個人全部是研發背景的,都是平均20年經驗,五個海龜加三個土鱉,土洋結合,平均20年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平均年齡43歲,屬于7個老男人創業,實際上對產品和研發的重視到了無以復加。大家批評我們的時候,我覺得大家不能諒解我們在初期做一個小公司,在做這么復雜,競爭如此激烈領域里面不得不有的妥協,為了品質。大家看到我們這三年產品進步很快,如果一上來定一個巨高的標準,根本做不到,可能搞死了。上來我只做了一個標準,就是全球速度最快,小米手機就是要快,我們只抓一點,我們都兌現了,我們速度快。因為你創業的時候你要做好手機要求很多,你一上來你能做到嗎,做不到。所以要專注在一兩個點突破,小米的第一個突破點就是速度最高,配置最快,跟頂級供應商合作。最近兩年我們在抓做工,抓品質,抓設計,我覺得是一代一代迭代的,這就是小米走過來的路,它極其強調專注,少做事情。
我以前在金山強調聰明加勤奮天下無敵,比人聰明的人比你更勤奮,這是金山自我激勵。但是今天我們強調少做事情,因為少做事情你精力可以騰出來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天天看競爭對手干什么,每天很焦慮,焦慮完了有什么用,一不小心就被競爭對手帶到溝里去,你想清楚做什么,做最核心的事情,周邊的事情交給別人做,相信別人。所以小米是很輕的模式,做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小米只有7500人,5千人是基礎無團隊,2500人里有2000人研發團隊,所以結構非常輕。我們這么大營業額和規模的企業當中人數是最少的,我們永遠在追求很輕的模式,如果我們追求50款、100款,可能得好幾萬人,效益不一定有今天好,所以少做事情是王道。
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是走過彎路的,我們早期只做WPS,極其重視產品。1996年差點被微軟擠關門,覺得微軟是王道,就走了一些彎路,回來再想,互聯網以后更講話我們專注、極致、口碑這種想法。2008年我做小米之前就總結了互聯網的七字訣,我覺得這是轉型互聯網的法寶,互聯網本身是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互聯網是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不一定是技術手段。你按這種模式考慮傳統產業轉型的時候,你會發現能做出互聯網一樣的輕盈模式,我們的工廠、供應鏈組織各方面的復雜度一樣,我們沒有銷售點,我們有15家全資小米售后服務點。
記者:雷總,我們明年能不能賣到1億臺的目標?
雷軍:小米沒有KPI,小米沒有目標的公司,1億臺是我們給市場的導引。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人信,我也不理解他們為什么不信,我們為什么要導引呢?因為我們要給供應鏈一個目標,就是你要按這個方式準備產能。我覺得1億臺把握不難。
記者:今年6千萬臺的目標應該沒有問題吧?
雷軍:99%沒有問題,今年應該在6500萬到7000萬只。(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