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司對中概股的意義猶如明星之于影片,此前中概市明星公司偏少,京東上市前市值超過200百億美元的只有百度一家。明星股對板塊有多重要,不妨看一個反面的例子——香港創業板: 2000年是香港創業板的元年,TOM等重量級公司的上市引發認購狂潮、47家新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148億港元。這樣的開頭可謂不錯,不幸的是香港創業板的元年居然也成為它的頂峰,此后它離東方納斯達克的夢想越來越遙遠了:2004年新上市21家、募集資金不到27億港元;到2005年創業新上市公司跌到個位數,二級市場交易極為慘淡。以8月份為例,201家上市公司總的成交額僅30億港元,其中42家公司沒有成交記錄,幾分錢的“仙股”遍地都是…… 香港創業板的衰敗的根本原因是港交所在制度設計上犯了根本性的錯誤,那就是允許優秀公司”轉板”。隨著TOM、鳳凰、新奧能源等優秀企業陸續轉到香港主板上市,創業板明星流失殆盡,主流資金怎會在這樣一個板塊停留?
而美國納斯達克牢牢穩住明星企業,蘋果、微軟、谷歌、思科也從來不會有轉到“紐約主板”上市才光榮的念頭。試想,如果上述明星企業悉數離開,納斯達克會是一番什么景象。
隨著阿里、京東上市,中概念股總市值已輕松超過4000億美元,較年初增加一倍以上。中概股這個投資管道不僅粗了,而且正正地插在中國經濟最富活力的部位。創下IPO募集金額之最的阿里不可避免地成為資本市場的話題中心,中概股整曝光率空前提高,對中國公司起心動態的投資人不在少數。此外,阿里上市也在中國投資者中引發開立美股帳戶的熱潮,資金一旦入市誰規定只能投阿里一家?
總之,阿里雖然抽走(募集)了200多億美元,卻會引來數倍于此的資金參與中概股投資。這些資金不是來炒網秦的,它們是沖優質、大市值、行業龍頭公司來的,百度、京東、奇虎360、攜程們的受益會比其它企業高。
阿里上市后,成為中概股估值最重要參照標準,它的各項指標會被拿來與其它公司橫比豎比。營收增長多少?毛利潤率?凈利潤增速?移動端收入占比?雖然不準確,但可以幫助投資人大致判斷研究對象被高估還是低估。
有個笑話:小鎮教堂及火車站各有一個鐘樓,教堂根據車站傳來的鐘聲校對時間,車站也是如此……其實,這個的笑話每天都在資本市場發生:牛市流行“填谷模式”,就是以市值大、市盈率高者為參照,尋找所謂的“價值洼地”進行投資。這時阿里將帶動板塊估值中心上移, “小伙伴”要祈禱阿里大漲;熊市啟動“削峰模式”,就是以值小、市盈率低者為參照,做空“高高在上”的個股——這時就輪到阿里祈禱“小伙伴”少跌了。
假如阿里上市趕上的這波牛市還能持續一段時間,那么中概股將出現估值中樞上移的情況,有條件的個股會這樣講故事:
比如百度:Q2營收19.5億美元、凈利潤5.4億美元。以市值740億美元計,百度年化的市銷率、市盈率分別為9.5倍和34倍。如果阿里的市值按2000億美元計算、Q2營收24.8億美元、凈利潤11億美元(剔除非經常性收入),阿里年化的市銷率、市盈率分別為20倍和45倍。僅從凈利潤出發,采用相同的市盈率,百度市值應當是阿里的一半。再考慮到,阿里有合伙人、支付寶、移動端變現能力差等“瑕疵”,而百度2014Q2營收同比增長58.5%、30%營收來自移動端等情況,百度的估值應以阿里的一半為下限,向上浮動。
再比如京東:由于模式不同總交易金額(GMV)不好拿來與阿里比,以營收而論京東2014Q2同比增長64%,高于阿里??紤]到阿里移動端變現能力遠低于PC端、物流配送改進效果還需觀察等因素,京東市值應不低于阿里的四分之一,阿里市值如能穩在2000億美元,京東合理市值約為500億美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