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空調品牌數量又逾百家
2013年旺季一場高溫為空調品牌擴容提供了溫床,眾多中小品牌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在TCL武漢工廠和月兔溫州工廠貼牌生產的中小品牌就有近70家,加上康佳一類黑電轉白電的品牌、索伊一類新進入的品牌,以及月兔一類原本瀕危又出現轉機的品牌,目前空調品牌數量再次突破100家,眾多消費者聽過或者沒聽過的牌子都在市場上自由繁衍,終結了近十年空調品牌由于殘酷競爭逐年減少的局面,成為空調行業發展史上有一個品牌數量爆發期。
空調行業發展的軌跡總是在不斷輪回演變,比如2002年前后也曾經出現過空調品牌大規模擴容的浪潮,然而十多年之后,空調行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的品牌擴容卻有著不一樣的市場基礎。
當下空調市場穩定成熟,寡頭格局主導下的行業競爭已經滲透到各個環節,而且國家補貼政策紛紛落幕,市場消費能力嚴重透支,雖然面對重重壓力,社會資本依然對空調市場有著空前的熱情。
農村市場或許是他們最大的支柱,中小品牌的市場定位一般都鎖定在三四級市場。鑒于中國農村面積廣闊,沒有一個品牌能夠全面覆蓋,也沒有單一的渠道模式可以完全滲透,因此為中小品牌留出了發揮空間,加之三四級市場消費者對于品牌認知度較低,而且空調保有量相對較低,增長空間大,所以中小品牌紛紛將三四級市場作為第一桶金發掘地。
空調制造技術要求不高,如果不是智能化的高端產品,基本只要通過采購原材料進行加工組裝即可,即便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空調品牌。比如近期艾肯家電網走訪的一家空調品牌,僅僅擁有一個車間,招聘幾名員工形成一條生產線就可以開始生產自己品牌的空調,何況現在還有很多工廠提供代工業務,這讓中小品牌省去了工廠建設費用,這也進一步催生了中小品牌發展。
流通和代理模式的轉變也為中小品牌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近年電商和全托式代理商的出現為中小品牌省去了構建營銷體系的時間和成本,讓中小品牌不需要再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建設渠道就可以擁有順暢的出貨通路。尤其是電商近年來高速發展,讓其本身擁有穩定的受眾群體,中小品牌搭載這個平臺就可以輕松擁有眾多潛在用戶,而且電商經營成本低于實體門店,中低端產品銷量更大,節點頻繁銷量大,這些渠道特點都非常契合中小品牌。另外,以日日順、匯通達為代表的全托式代理商專為三四級市場服務,利用他們自身的資源為中小品牌開疆擴土,甚至還囊括了售后服務,這對于中小品牌來說,都是非常利好的因素。
此外,主導品牌過高的定價讓三四級市場消費者有所顧慮,初期多數憑借價格利劍開拓市場的中小品牌顯然更適合這類市場的消費水平,尤其是基本制冷/制熱功能穩定的高性價比產品在三四級市場仍然被大量需求,中小品牌的發展前景也基于此。
然而,中小品牌的生存發展多少依靠行業機遇性利好,產品由于價格低廉也以基礎功能為主,因此的技術方面投入相對較少,產品缺乏核心技術,同質化嚴重,而且多數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務渠道,品牌持續性銷售和服務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遇到行業困境中小品牌抗擊風險的能力也相對羸弱,如何維護品牌信譽和企業穩定將永遠是中小品牌的重要命題。不得不承認,目前已經是中小品牌發展最優質的狀態,只是這種品牌數量的再次繁榮不知道能夠維持多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